PAC的pH值對絮凝效果及殘留鋁量的影響
發布時間:2016/4/1 16:15:36 瀏覽次數: 來源:www.huaquanwater.com
PAC的指標中除了氧化鋁含量以外,鹽基度、pH值、水不溶物等指標對于產品的混凝效果也是影響很大的,今天為大家解說PAC的pH值對絮凝效果及殘留鋁量的影響 。

由表可知,在投加量一定相同建華度且不同pH條件下.PAC對焦化廢水進行混凝實驗發現pH對COD和濁度的去除及殘留鋁量影響非常明顯。pH低于7時,隨著pH的增大.COD和濁度的去除效果增強,殘留鋁量明顯降低;當pH在7-8時,COD和濁度的去除效果達最佳,殘留鋁量變化不大;隨著pH的進一步增大,PAC對COD和濁度去除效果又趨向惡化,殘留鋁量有所升高。這主要是因為pH影響著
PAC中AL的形態,在pH較低的條件下,Al主要以低電荷的單體鋁形態存在,隨著體系pll值上升,低電荷的Al含量逐漸減少,高電荷多聚物含量有所增加,電巾和粘結架橋能力增強,對COD和濁度的去除效_糶電增強,當pH在中性范圍內時,由于PAC水解生成大量的Al(OH)3無定形沉淀物易下下沉,水體中可溶性鋁含量較低,使得水體中鋁的殘留量下降至最低店;而在堿性條件下.
PAC 中的鋁逐漸水解轉化成了電荷較低的溶膠。
沉淀形態,電中和能力下降且生成了較多帶負電荷的溶解形態,COD和濁度的去除效果減弱,鋁的殘留最也隨著pH的升高而增加,因此對于pH值較高或較低的焦化廢水,加酸或堿調到中性范圍,對保證混凝效果,減少殘留鋁量是非常必要的。
此外鋁系混凝劑在逐級水解時,都釋放出H+,使原水體pH略有降低,當pH偏離鋁鹽適宜pH范圍時,高電荷低聚合度產物偏多,雖然有利于壓縮雙電層,使膠粒脫穩,但混凝作用差,整個混凝效果不佳。因此,為取得較好的混凝效果,原水體應有一定的堿度,當堿度不足時應投加一定量的堿。